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 2022-06-0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思政课建设,认真总结思政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经验, 6月2日下午,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线上集体备课活动。会议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王莉莉主持,学院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参加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主任张岩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宋凌云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讲座中,对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的要求。参会教师分别发言,交流思政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教学思路和感悟。
王莉莉表示,思政课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传承红色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张丽教授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使我备受鼓舞,“我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刻苦钻研,提升教学水平,努力把每堂思政课都上成‘金课’。”她表示,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精准对接学生思想困惑,形成育人合力,不断推动研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良方,方能担当起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
程丹丹老师表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加以塑造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培育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生力量,必须用“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引领青年。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心聚力,教育广大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
许丹老师表示,要从学理、情理及哲理等几个维度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成为青年成长进步的人梯。用党的创新理论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要不断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以思政课堂为载体,引领广大青年,以青春为桨,以梦想为帆,着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有志青年,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汇聚智慧力量。
石岩老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要将把学生培养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教师一切行动的“指南针”,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大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王萍老师表示,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为谁培养人”摆到首位,充分彰显教育要切实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甘于奉献,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走向成功。
郭传委老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语重心长,催人奋进,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老师,讲好每一节思政课,系好学生成长路上的第一粒扣子,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更好地担当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不忘自己做一名思政教师的的初心和使命。